赵露思的抑郁经历,与她可能的八型性格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赵露思的经历,帮我们看到性格和内耗的关系,观察自己的性格,看到形成内耗的自动反应机制。有助于解除心魔。
发文时,赵露思的行动是直播,抗争,这辸像是按照 8 型的轨迹在进行,希望她每一步不管发生什么,自己的心魔能继续淡化。
赵露思的性格核心,我们根据大量的公开内容,她的发言和视频访谈,初步判断为 九型人格中的8 型。8 型的三中心排序是行动-思考-情感(进攻型),这些判断是我们试图理解人的工具,并不用来认定某人行为,或给人贴标签。

以下AI帮助生成,供参考。引用的原文请一起参考。
对人的自我观察,性格天赋发现,请了解我们"回归自我"学习项目。
公开分享的抑郁心路历程
初现抑郁迹象(2019年):赵露思透露自己早在2019年就出现了持续低落的抑郁情绪。当时她年仅21岁,却感受到难以言说的情绪阴霾。然而周围许多声音并不以为然,劝她“你别小题大做”“想开点什么都好了”,这让年轻的赵露思也怀疑是不是自己过于矫情敏感,因此没有把心理问题当回事。出于对他人眼光的顾虑,她选择压抑和隐藏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向外界透露半分。这种早期迹象的忽视为日后更严重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持续承压与躯体症状(2021年起):进入演艺事业上升期后,赵露思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她曾坦言自己**“害怕被别人认为工作不努力”,因此很少休息,不敢放松。在这种压力下,焦虑逐渐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前后,她开始出现各种奇怪的身体不适:“感觉身上像有虫子在爬、针扎的感觉”,伴随过敏**。起初她求助于医院的药物和打针,但症状未见缓解,最终才开始咨询心理医生,尝试通过治疗来缓解情绪紧张。此后几年里,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陆续出现神经性耳聋、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痛、颈椎疼痛等一系列躯体化症状。这些生理症状实际上是长期抑郁和焦虑在身体上的投射与警讯。赵露思回忆,当时她经常感到莫名的极度疲惫,“即使休息得很好,也无法摆脱那种沉重的感觉”。身心的双重负荷让她苦不堪言,但她依然默默承受。
职场磨难与情绪爆发(2019-2024年):在承受工作压力的同时,赵露思还经历了职场中的人际创伤。据她公开的长文披露,从出道起她曾遭遇前老板长达五年的精神控制和PUA式打压,甚至包括肢体暴力。“在小时候...在老师宿舍挨了打...长大后又挨了打,我当时认为没试上戏确实是自己的错,不敢闹只想逃”,赵露思在长文中回忆道。多年的职场压迫让她养成了习惯性自我反省和隐忍的性格:“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也没有跟任何人寻求帮助”。直到近年作品取得成功、观众的认可给了她底气,她才终于鼓起勇气向这位前老板说再见。然而,解除合约的过程异常艰难,对方索要巨额“分手费”才肯罢休,期间还不断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极端方式纠缠,并在业内散播谣言诋毁她。这些恶意中伤每次都让她痛苦加深,可她只能默默承受。长期积压的抑郁和负面情绪终于在外界刺激下全面爆发——2024年末赵露思在拍戏途中突然病倒,被紧急送医。她被诊断患上分离转换性障碍**(解离症),抑郁症导致的心理创伤已经影响到了神经系统。据报道,当时26岁的她身体极度虚弱,体重一度跌至仅38公斤,以致瘫坐轮椅、行走困难;由于失语症发作,她一度无法开口说话,不得不用手机打字与人交流。接踵而至的生理崩溃标志着她抑郁经历的至暗时刻。
“至暗时刻”的绝望与孤独:在那段最低谷的日子里,赵露思形容自己的状态仿佛**“被关在一个看不到出口的黑暗房间里”,感到极端的孤独和无助。长期隐忍和逞强使她与周围人的情感隔离开来——明明身陷深渊,却无人可诉说。在病情最严重时,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内心充满绝望。正如她所说,那是一段“至暗时刻”,她甚至怀疑自己永远也走不出那个黑暗。更令人心疼的是,哪怕病情如此严重,她此前也从未向公众提起过自己患病的事实。她坦言不想让生病这件事被外界当成“炒作”的话题,因此宁可独自承受,也不愿公开求助。这种隐忍其实反映了她内心对周围人不理解的恐惧:“是否被真正‘理解’已经不重要…了解心理疾病、重视心理治疗,真的很重要”**。在孤军奋战的那些岁月里,她把痛苦深深藏起来,用灿烂的笑容伪装自己。然而表面的阳光难掩内心的阴霾——她正经历着一种“微笑型抑郁”,在人前乐观开朗,独处时脆弱崩溃。
公开坦白与转折重生(2025年):2024年底的崩溃住院成为赵露思人生的转折点。在休养一个阶段后,2025年1月1日她首次打破沉默,在微博发表长文向公众袒露自己的抑郁症历程。她详细交代了从2019年至今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包括早年的心理创伤、近年的种种症状和遭遇,以及自己与抑郁症抗争的全过程。她在文中郑重写道:“抑郁是种情绪,但抑郁症是种疾病”,绝非简单靠“想开点”或“说出来”就能解决。这番话既是对质疑者的回应,也是向大众科普抑郁症的严肃态度。赵露思不再把心理疾病视作见不得人的秘密,而是勇敢承认“我患病了,而且我在努力治疗”。随后在1月中下旬,她接受了《环球时报》的专访,向媒体分享了这段**“从‘至暗’到‘重生’”的斗争历程。她透露经过一段时间专业治疗,自己的情况已经显著好转:医生评估她的解离症状已大幅改善,她从最初生活无法自理、身体知觉迟缓的状态,恢复到如今能够正常生活,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欣喜。“回看这段病痛的经历”,赵露思感慨道,“如果这是剧本里的设定,我会觉得这样的桥段很莫名其妙,但它确实发生了。”她曾一度陷入绝望,觉得自己的人生跌入谷底,而现在,她仿佛获得了“重生”,重新燃起了面对未来的希望和勇气。**赵露思的公开发声,不仅是她个人的自我救赎,也为外界敲响了关注心理健康的警钟。正如她在采访中呼吁的:不要轻视抑郁症,更不要将其污名化或娱乐化,抑郁症患者需要的是理解与支持,而非质疑和指责。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更多人正视内心的痛苦,勇敢寻求帮助,“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互相理解、支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性格动因与内在冲突:八型人格视角
站在九型人格理论的视角,赵露思展现出的许多特质与**第8型人格(挑战者型)**的典型特征不谋而合。八号人格的核心动力是追求掌控和力量,避免显露自己的脆弱面。这种人格的潜在“心魔”,往往是对软弱的深深恐惧,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内在冲突。结合赵露思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她内心的矛盾:
- 害怕脆弱,拒绝示弱:八型人格的人通常内在强烈要求自己表现得坚强,避免暴露脆弱。赵露思正是如此。在患病的头几年里,她竭力向外界展示阳光积极的一面,把负面情绪深藏心底,不愿让他人看到自己的软弱。她害怕如果坦露抑郁的事实,会让家人朋友粉丝失望,甚至招致外界的非议。因此她选择独自消化痛苦,从不向任何人求助,哪怕身心负荷早已不堪重负,也咬牙硬撑。当身边人劝她“想开点”时,她甚至认同这种说法,觉得**“自己太矫情太敏感”**,以自我批评来否认自身的脆弱。这种对脆弱的恐惧,驱使她戴上“我没事”的坚强面具,宁可逞强也不愿示弱求援——典型的八号人格防御机制。正如人格心理学指出的:八号人为了避免感受或表现软弱,常会用否认来武装自己,不在他人面前流露软弱。赵露思多年对抑郁的隐瞒与否认,正体现了这种防御心理在作祟。
- 掌控欲与自我压迫:对八型人格而言,掌控感和独立自主非常重要,他们习惯凡事靠自己,不轻易依赖他人。赵露思身上也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掌控倾向。她自述从小就被灌输“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观念。因此,无论是小时候在学校受欺负,还是成年后在职场受委屈,她第一反应都是责怪自己不够好,而不是指责外界的不公。这种习惯让她把一切压力和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她不习惯寻求外部支持,因为那意味着失去对局面的掌控。在事业高峰期,她更是严格自律到近乎苛刻:担心被认为不勤奋,她日复一日超负荷工作,不允许自己有片刻懈怠。这种对自我的高标准和对工作的强力掌控,实则是一种内在驱策——八型人格的人潜意识里不相信他人可以照顾好自己,唯有亲力亲为才能安心。然而过度的掌控欲也演变成了对自己的压迫,她不肯给自己休息和喘息的空间,一味逞强硬撑,最终导致身心崩溃。她的经历印证了八号人格的一个特点:在充满威胁的世界里夸大自我以求掌控,但长期紧绷只会让内心的弦更易断裂。
- 愤怒的压抑与爆发:愤怒是八型人格的本能情绪,他们通常遇到不公会挺身而出,立即以行动宣泄怒火。但赵露思的性格中,却能看到愤怒被压抑和延迟爆发的过程。面对前老板的拳脚相向和长期打压,她起初选择了逆来顺受,把委屈往肚里咽。按理说,八号人最痛恨被人控制和欺负,然而赵露思之所以当时隐忍不发,很可能是出于现实权衡(彼时她资历尚浅,力量悬殊),只得把愤怒压在心底。这份未被表达的愤怒转而向内攻击自己,成为抑郁情绪的一大来源。当压抑到极限时,她的身体开始替她“抗议”,以各种症状示警。而一旦时机成熟,她还是体现出八号人**“将愤怒化为行动”**的典型作风:她最终决意与施暴者决裂,付出巨大代价也要争取自由,甚至冒着风险发长文曝光此事,一次性讲出多年来埋藏心底的委屈和愤怒。这一系列果断举动,正是压抑已久的愤怒以喷发的形式得到了释放。可以说,赵露思最初压抑愤怒、后来集中爆发的模式,是八型人格“愤怒管理”困境的一个写照:不健康的八号要么过度攻击,要么把怒火闷在心里,但最终愤怒不会消失,只会换一种方式宣泄出来。赵露思把愤怒憋成了病症,最后不得不正视并表达出来,这才开始了真正的疗愈。
- 孤独感与信任障碍:由于习惯逞强独立,八号人很少向他人暴露真实情感,这也导致他们内心深处常有一种孤独感。赵露思在抑郁深渊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极度的孤独和无助”。她陷入抑郁后仍与周围保持着表面的正常互动,谁也不知她内心的黑暗。这种情感隔离让她“仿佛被困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巨大的孤独感无处排解。究其原因,是她不敢也不习惯向身边人寻求安慰和支持。一方面,她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或让人失望;另一方面,她内心深处也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害怕自己的软弱诉说出去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反而招致闲言碎语。八型人格的人“只有在感到安全时,温和的一面才会显露”**,赵露思长期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安全空间去倾诉心声,于是选择把痛苦隐藏起来独自承受。这份信任的缺失使她与亲友之间筑起一道墙,既保护了自己的脆弱不被看见,却也将关爱隔绝在外。她的孤独并非周围无人关心,而是源于她自己不肯敞开心扉。可以想见,在她最终决定向家人朋友袒露病情、获得支持之前,那段日子她的心理世界是多么地形单影只。
- 对软弱的抗拒心理:八号人格最害怕被视作软弱无能,他们往往对“软弱”二字有近乎本能的抗拒。赵露思对待自己情绪的态度恰恰体现了这种心理——她曾把抑郁视为一种羞耻。她直言**“以前我觉得抑郁症是羞耻的”。在她的价值观里,坚强等同于优秀,脆弱则意味着失败。所以哪怕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她也不愿承认自己“撑不住了”。相反,她一度用贬低自己的方式来应对情绪低落,认为自己的难过只是“矫情敏感”,不是正当的痛苦。这种对自身软弱面的否认,正说明她内心无法容忍“我不够坚强”这个事实。然而,人终究不是钢铁,当抑郁彻底击倒了她,她才被迫直面自己一直逃避的“软弱”。值得欣慰的是,赵露思最终在治疗过程中改变了看法。她复工时坦言“现在我知道要多在意自己的情绪”**,不再把有心理问题视为可耻,而是认识到正视和照顾情绪的重要。这表明她开始放下对“软弱”的成见,学会接纳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对八型人格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内在转变:由抗拒软弱到承认脆弱,这背后意味着她的内心防线正在放松,曾经压抑的真实情感终于被允许浮出水面。
概括来说,赵露思内心的核心冲突在于对脆弱的深深恐惧与情感需求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她强迫自己坚强、不允许有一丝软弱,以此来对抗内心对无力感的恐惧;但另一方面,这种拒绝示弱又使她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释放,孤独和痛苦在内部越积越深。这种“越害怕软弱越不幸软弱”的循环,正是她的“心魔”所在。然而,好在赵露思最终看清了这一点,并决心打破这种内在桎梏。
对抗抑郁的关键支撑与8号人格的成长对照
在与抑郁抗争的过程中,赵露思逐步学会了利用各种资源来帮助自己走出阴影。这其中既包括外界他人的支持,也包括她自身的努力和心态转变。这些关键支撑不仅帮助她摆脱了抑郁深渊,也恰恰符合八型人格成长路径中“柔化内心、拥抱他人”的方向。
- 专业治疗与自我调适:赵露思在病情加重后及时寻求了专业帮助。她接受了药物治疗来调节体内失衡的激素,并坚持定期复诊。同时,她从2021年开始就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咨询,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情绪紧张。药物控制生理症状、心理咨询疏导情绪,两条线一起发力,使她的状态逐渐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她主动去了解抑郁症这种疾病,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它。**“一旦你了解它,你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有很多解决方案。”**她在采访中这样分享自己的体会。这种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学习与认知,本身就是一种自救行为。对于以思考为副中心的八号人格来说,当他们放下抗拒开始理性地审视内心问题时,就迈出了成长的重要一步。赵露思不再盲目否认抑郁的存在,而是冷静地接受治疗方案,这体现了她内在从抗拒转为开放的改变。
- 亲情友情的支持:过去赵露思习惯于孤军奋战,而在这场抗抑郁之役中,她终于学会向亲友伸出求援的手。她加强了与家人朋友的沟通,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感受,不再把所有压力都一个人扛。当她敢于示弱时,身边的人果然给予了她巨大的温暖和支撑。**“他们给了我很多力量和支持,让我知道我不孤单。”**赵露思感激地说道。家人的关怀、朋友的陪伴,填补了她内心长期缺失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这对于八型人格而言尤为可贵——原本习惯独立的他们开始学会信任他人,让盟友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他人的帮助本身就是一种脆弱的体现,却也是康复路上必须跨出的步伐。随着赵露思逐渐依靠亲友网络,她内心的孤独感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被爱包围的踏实感。这种改变标志着她在人格成长上的进步:曾经那个不肯麻烦别人的“女战士”,终于懂得了有时依靠他人并非软弱,而是勇气和智慧的表现。
- 事业动力与粉丝鼓励:演艺事业本身也成为赵露思对抗抑郁的重要力量之一。虽然病中暂停了工作,但在状态稍有好转时,她选择继续投入表演,通过角色来寻找生活的意义感。**“当我沉浸在角色中的时候,好像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她这样解释演戏带给她的心理慰藉。表演让她短暂逃离了抑郁的侵扰,重新体验到热爱的工作所带来的充实感。此外,来自观众和粉丝的支持也给予了她莫大的鼓舞。她曾提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让她重拾信心:“作品被认可,感谢大家给的底气,我才有勇气说再见了。”正是粉丝和观众给予的“底气”,让她敢于与不公决裂,迈出疗愈的关键一步。对八号人格而言,身边追随者的拥护能缓解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当她感受到大众真心的支持,她那根绷紧的防备之弦也随之松动了一些。粉丝的爱成为她心理上的一道防线,在她感觉脆弱时托住了她,不让她再度跌落谷底。可以说,事业的成就和粉丝的鼓励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她内在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成为驱散她心中阴霾的重要阳光。
- 兴趣爱好与运动疗愈:面对抑郁,赵露思没有坐以待毙,她积极尝试各种自我疗愈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兴趣爱好,给自己寻找精神支撑。**“我找了所有可以给自己去做精神支撑的东西,我觉得抑郁症是有缓解的,”她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自救措施。过去几年里,她发展了许多业余爱好:闲时去逛咖啡店、和朋友合开甜品店、学习弹钢琴、拿起画笔绘画等等,以此来转移注意力、舒缓压力。这些兴趣爱好相当于为她搭建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在压力巨大的工作之外找到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另一方面,她也强调了运动和社交活动对于走出抑郁的重要性。“除了用药物控制身体症状,你需要锻炼并参与社交活动。这样就不会陷于疾病的负面情绪。”**她将亲身总结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医学研究也证明,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抑郁风险,哪怕只是散步、慢跑等轻度活动都有助于改善情绪。赵露思在康复过程中明显地践行了这一点——适当运动让她重获身体的活力,走出家门与人接触让她不再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对于精力充沛的八型人格而言,运动和丰富的兴趣同样提供了正向的能量出口,把原本可能转为愤懑的力量引导到了建设性的方向。通过这些实践,她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也逐渐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 正念自省与积极心态:在抗抑郁的过程中,赵露思也学会了与自我对话,调整心态。她曾在最低谷时告诫自己:“不要让自己被困在身体的疼痛或精神的束缚中。”这句自我鼓励的话语,体现出她尝试以理性来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再任由绝望吞噬理智。她开始练习正念般地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捕捉那些负面念头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例如,当抑郁让她觉得生活黯淡无光时,她努力提醒自己“黎明前的夜最黑”,相信黑暗终会过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露思明显感受到内心的变化。她在访谈中分享道:“你会感到一种新鲜感,一种力量…渐渐地,就会找到解决方案,也会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地变好。”这段话展现了她心态从消极转向积极的过程。当一个人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波动,并主动调整心态时,抑郁的阴霾便已消散了一半。对习惯行动解决问题的八号人格来说,学会静下来审视内心、接纳当下的情绪,是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赵露思逐渐悟到**“人生总有起有落,重要的是学会接受并从中成长”**。这种领悟意味着她不再一味抗拒情绪低落的时刻,而是学会与之和平相处,从中汲取教训。这份智慧的获得,标志着她内在力量的真正提升。
- 助人公益与价值重建:值得一提的是,在走出抑郁的过程中,赵露思选择了将爱洒向他人,来疗愈自己的心灵。在康复期间,她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关注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去关怀比她更不幸的人。这些善举带给她极大的精神慰藉和力量滋养。她感慨道:“这些经历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并治愈了我的心灵。”帮助他人反过来也治愈了自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助人益己”。对于八型人格而言,这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标志之一。当八号人从只关注自身的生存转向关注他人的福祉时,他们开始展现出与第二型人格(助人型)相通的高尚品质:富有同情心,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和支撑弱小者。这正是八号人格在整合路径上应达到的境界。赵露思的转变完美契合了这一点:曾经她把全部精力都压在自己肩头,封闭在自我的斗争中;如今她敞开心怀,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通过助人为乐来重建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意义。这不仅使她个人从抑郁的阴影中走出,也将她原本郁积的力量引导至善意和正义的方向。可以说,她在助人的过程中,找到了“强大”与“柔软”的平衡——既发挥了八号人勇于担当、保护他人的天赋,又融入了更多的爱心与温情。这种平衡正是她内心“心魔”得到化解的体现。
- 拥抱真实自我,迎向希望未来:经过漫长的挣扎与疗愈,赵露思终于学会了拥抱真实的自我,包括那些脆弱、敏感的部分。她不再刻意掩饰自己的高敏感体质,而是坦然承认“作为高敏感人群,你会对周围的世界更加敏感。我觉得这是天赋,也是苦难”。这句话表明她对自己的情感特质有了全新的诠释:曾经视为累赘的敏感,如今被看作一种与生俱来的礼物,只要学会平衡就能转化为洞察力和艺术灵感。对八型人格而言,能如此坦诚地谈论自己的敏感与脆弱,意味着她真正放下了心防,接纳了完整的自我。如今的赵露思已走过至暗,迎来破晓。她重新绽放笑容,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她直言现在感觉自己“重生”了,有足够的希望和勇气去面对未来。回顾这段路,她深深明白了支持和鼓励的珍贵:“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她也立志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正在与心理问题斗争的人。这种以过来人身份回馈社会的举动,正是八号人格在完成自我治愈后的升华。她从曾经的阴影中走出,与自己和解,并将那份战胜心魔的勇气传递给他人。赵露思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脆弱落泪的时候;而真正的勇者,并非从不跌倒,而是敢于直面内心的黑暗并从中浴火重生。这恰如八型人格的成长缩影——当挑战者学会了向内探索、拥抱柔软,原来的阴影便化作了指引她迈向光明的养分。赵露思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何为“勇敢的重生”,她战胜的不仅是病魔,更是那个曾经被恐惧捆绑的自己。正因如此,她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既保有挑战一切的力量,又拥有了直面内心的坦荡。她的蜕变与成长,值得每一个关注心理健康的人深思与借鉴。
参考资料:
- 【环球时报专访,赵露思抑郁症斗争历程】
- 【赵露思微博长文节选,2019-2024年抑郁经历自述】
- 【ELLE报道,赵露思控诉前老板PUA及心理创伤】
- 【搜狐新闻,赵露思访谈内容整理及感言】
- 【澎湃新闻,赵露思抑郁症事件及抑郁科普】
- 【Integrative9网站,九型人格第8型性格特征】
- 【搜狐锐评,赵露思社交动态与抑郁心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