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妈沙龙自我观察-葛吉夫律动两日营
简介:
葛吉夫律动,是一种动起来,在动中自我观察的方式。对年妈沙龙的学习是很特别的补充。
年妈沙龙组织葛吉夫律动的方向,仍然是围绕自我观察这个主线,我们会根据年妈沙龙学员的特点,慢慢与老师协调课程的方向。
大家在上课时,如果遇到之前家长课、讲师班、三中心、九型、四底牌、NVC的同学,分享中会发现和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内容的交织。
适合人群:
所有对自我观察有兴趣的同学,不需要一定有什么基础。

如何描述葛吉夫律动?
年妈沙龙第一个葛吉夫律动两日营结束后,年妈跟同学们一起讨论,怎么用简单的话描述葛吉夫律动是什么?
年妈沙龙的朋友们是这样描述的:
- 我理解的律动,是专注力在不同时空的体现。从囿于自身的狭义专注力,到扩大至周围的广泛专注力。律动时,将情感、身体、思考完美结合,头一次感受到专注如此美好。
- 某种意义上,我的内在处于冬眠状态。我想通过律动找回专注力和让自己醒来。
- 我觉得律动,是一种不同一般的舞蹈。《自我观察》这本书让我好奇情感、思考、行动三个中心协调运作是一种什么感觉,律动让我有了文字之外的切实体验,三中心协调运作的感觉很妙!
- 我理解的葛吉夫律动是节奏,根据旋律的节奏做有意识的动作,手、脚、头做着各自不同的、和谐的动作。注意力需要很专注于行动否则会容易出错,再练习扩展注意力到空间环境。

年妈年爸的描述
有初步的感觉了吗?大家提到的专注力或注意力和年妈沙龙说的自我观察有什么关系?年妈和年爸尝试描述一下:
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充满各种信息,周围生活各种事情不断出现,各种思绪进入头脑,各种情况牵着我们往前走。没有什么时间留给自己,没有什么时间和自己相处,等到孩子睡了,自己手头的事忙完了,也没有精力再做什么了,休息好了明天又是一天。
我们在哪里?
我们身在这里,心在哪里?
我们在哪里?
我们的注意力,大多数是被动的,被各种吸引走:朋友圈,各种消息,一只蚊子,旁边一个人高声打电话的声音,快递小哥的门铃声,孩子的作业,家人又把衣服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
每一天这样过去,有人说我们实际上是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我们才在哪里。
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是被动的,我们在哪里呢?
当我们不能主动注意到孩子的积极面,我们可能会被动地关注孩子的“问题”,当我们不能主动注意到孩子的情绪、感受,我们只能被动地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我们认为什么是对的。
当孩子想说时,我们不想听,因为我们只是被动地在关注我们想让他们做的。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可能更生气,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动地判孩子为有错了,有错了你还好意思有情绪?!必须制制你。我们当前的父母的角色,已经被动地让我们只停留在这个角色的注意力中,忘了我们也曾理解过孩子的位置。
我们能找回自己么?我们能自主地运用我们的注意力么?
我们能注意到自己脑子中的各种想法么?自己的各种情绪?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身体语言?孩子的情绪、感受、身体语言?孩子的处境?
当我们的注意力是主动的,我们就能看到自己。
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是,是一条让人欣喜的路。
你有试过让你身体的思考中心,情感中心,运动中心,—— 同时运作的体验么?
你要数着数字,和着旋律,还要注意自己的肌肉运作,身体位置,手指的位置,脚的位置,还有头的方向一起参与进来。孩子们面临的各种学习挑战,我们可能在短时间内会集中面对。
你会想放弃,你也可能会混乱,你也可能有我们完全想不到的发现。
在律动中,你可能会注意到这些想法:
“我行么?”
“我不行”
“这不行!”
“你的问题,都怪你!”
“我怎么这么笨呢?”
“哪有你这么教的?”
“为什么明知道不告诉我?”
……
你可能随之有各种感受:
愤怒,怀疑,沮丧,羞愧,失望,
欣喜,鼓舞,自信,迷惘,失落
……
让我们在葛吉夫律动的学习中迎接这些体验吧!


年妈沙龙以家长学习为核心,从正面管教到自我观察再与人平等尊重地沟通,是我们追寻的道路。而自我观察部分,受葛吉夫的第四道影响,是在我们身为父母的每一天真实生活中,慢慢自我观察到,那些给自己带来烦恼和负面情绪,也和身边人不断冲突的,身不由己的各种模式,包括葛吉夫第四道系统中的三中心,九型,也包括正面管教中的四底牌。

年妈沙龙学员分享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