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整理「做中学」项目中,大家相对短篇的一些观察记录,分享给更多家长朋友。在看这些分享时,请注意运用你观察的能力,重点看案例分享背后我们学习的关键点,这样,有可能会有更多收获。

本篇涉及阿德勒心理学的理念:行为的目的。(帮助我们从理解孩子的目的这个角度,去理解孩子并相应回应)

目的
插图:Michelle

来自「做中学」项目 佳杰的观察记录 

儿子说“妈妈我热”

我还纳闷呢,热跟我说什么?耐着心说“把背心脱了呗”

过了十分钟,“妈妈我热”。

我说“那你把短裤也脱了”

又过了几分钟,“妈妈我热”。

我想“他不会要开空调吧,这太早了”,(7 月初的分享)我说“我怎么不热呢,心静自然凉”,他还配合着马上做了个打坐姿势。

又过了几分钟,“妈妈我热”,

我想吃冰棍

😂😂我才恍然大悟,想起来上午买了个冰棍说好下午吃的,此时他身上只剩个小内裤😂

真是家长不要着急想着解决方案,或找原因[呲牙]先搞清孩子啥目的。

佳杰
佳杰做中学」项目 佳杰的观察记录 
Read More
年妈年爸
年妈年爸
Read More
佳杰分享的例子很生动地体现了如果我们从行为的目的这个角度去看,很多时候会更清楚孩子“想要”什么,而这样我们的应对也会更有效。比如,有时孩子的“哭闹”,目的可能是想得到家长的联结,而家长如果只是去分析哭闹的原因,会觉得孩子无理取闹。

插图由Michelle(年年的同学)授权联结在一起使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复制

发表评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