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正面管教父母培训3班学员功夫小智 的正面管教实战分享,“决定自己做什么”,改变从自己开始,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可能原来已经放弃的期望就会真的成为现实,慢慢地来了…
忘了什么书上说过:不少的妈妈读过许多育儿书,书上写满了关于育儿你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但是每个父母也很快就会发现把握抽象的概念与怎么处理你的孩子完全是两码事,毕竟孩子出生时也没附带什么说明书。我感觉育儿其实与人际交往差不多,似乎对象,充满互动。因此你需要了解自己,也需要了解孩子,还有时时刻刻对对方的尊重。就像平时我们跟同事朋友,即使有时观点相左,你绝对不会立刻训斥对方,但大概很多人以为亲不见怪,很少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及家人吧?
正面管教的始终强调的一个原则就是和善而坚定,也就是使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及时时刻刻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我做事呢喜欢从最容易掌握,最容易实现的开始(就跟考试时会做的一定要做对一样),正面管教我就从自认为最容易的和善而坚定开始了,接下来也逐渐使用像少命令,不惩罚,问启发式的问题,拥抱,理解孩子(共情),使用有限选择,分散注意力;之后高级一点的方法就是多用游戏或者幽默感化解困境(即使是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也需要让孩子感觉好一点),示范(对其他家庭成员也使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及时时刻刻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决定自己做什么等正面管教的工具。
变化肯定是有的,但明确意识到这点是有天老公对我说奶奶私底下和他谈起感觉这段时间家里特别好,跟孩子的争执也少了,孩子也很少发脾气了。天哪! 婆婆也在老公面前表扬了我,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有老人帮助带孩子的家庭大概都会遇到婆媳关系的问题(即使是妈妈和女儿女婿住一起的问题也不少)。我曾经很苦恼总想着能与婆婆意见达成一致,特别是在孩子的问题上,总觉得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见来似乎就是不不负责任一样,所以过去争执颇多。记得《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说:世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正面管教里面说:你决定自己做什么。当然更多其他的书也在说: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你能所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其实很多书都在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是理解这些跟真正做到是两码事。
说起婆媳关系,想了想自己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彻底的放弃和老人争执,一旦放弃这点,那就也没什么好起急的事儿了,和老人交流的时候如果察觉到自己再说下去就会心里不舒服的时候立刻终止谈话(我决定首先处理自己情绪,离开现场)。带来的影响就是家庭气氛融洽,有时候控制不好语气有点着急的时候婆婆也居然变得体谅(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婆婆的负面能量相当强,一点小事她会整天抱怨,有天早上送完小智回来她喋喋不休的说我们东西用完不放回原处,听了之后我心里不舒服,但一想到咱现在是学了正面管教的人得换个做法。
我对婆婆说:“妈妈,不论是谁,遭到别人指责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反击,如果这样这样我们的精力就会用在保护自己,攻击他人身上,会忘记我们要处理的事情。就像在家里有时到处找手机,说实话我们也说不好手机应该放在什么固定的位置,因为随时会用,在客厅沙发坐的时候,用完就随手放在沙发上了,如果是在书房,用完可能就顺手放在书房了,有时也可能会在洗手间接个电话。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让每个人弄清楚东西应该放在哪里。”
一大段话我喘口气儿分行写便于阅读。我接着对婆婆说:“我提议一下啊,咱们可以找一个箱子当消失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的,只要我们发现东西乱放,就收到消失屋一星期之后才能拿出来,这样慢慢训练,这方面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婆婆想了想说:“那我觉得大人应该做到这点,所以才说你们。” 我当时心里想:很多时候的争执不就是因为觉得对方应该怎样做但对方没有的而起吗?但我没有争辩。
婆婆最后说:“那先试试吧。”
我说:“好,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咱们再商量怎么解决。”
最后说到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所有关系,如果想改善,放弃改变他人的想法,仅仅决定自己做什么,然后静等变化发生吧!!!
最后最后, 嘿嘿,想起一件与消失屋相关的事儿,前天晚上小智不想收自己最爱的托马斯,我提议那就消失屋吧,小智高高兴兴放进去。昨晚幼儿园回来要玩托马斯,婆婆也坚守原则说一星期之后才能拿出来(婆婆好样的),小智没有任何的哭闹,他把他平时不玩的玩具拿出来玩了好久。接受规则,小智也好样的!
原文:正面管教故事之婆媳关系篇